(香港文匯網記者 凱雷、李暢、朱燁、實習記者鄒孟奇 北京報道)「京西永定河畔,長辛店老街的青石板路承載着八百多年的歲月。」「星動北京?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的32名港生日前探訪千年古鎮長辛店。在長辛店老物件博物館裏,一個上百年的桌面彈珠遊戲機吸引了港生們的注意,在講解員的指導下,港生玩起了百年前的彈珠遊戲。紅色的老街牌、樸拙的四耳罐、泛黃的小人書,從清代到近現代的各種生活器具、工藝品、文獻資料應有盡有,港生們充滿好奇,不斷向講解員詢問老物件的名稱和用途。

港生們在長辛店老物件博物館裏仔細觀察古時的生活器具、工藝品及文獻資料。(記者凱雷攝)

來自香港大學的陳伶莉在試玩過百年前的彈珠遊戲機後感慨:「在這裏像推開了時間的門,可以看到祖輩生活痕迹,歷史也因此變的可觸可感。」漫步在長辛店大街上,文創產品創意十足,特色小吃香氣撲鼻,非遺技藝精彩紛呈,它們與老街老巷和諧共生。在絨花展館,愛美的香港女生們紛紛圍觀絨花師傅製作的過程,驚嘆於一把線變身一朵花的神奇。

女生們紛紛圍觀絨花師傅製作的過程,驚嘆於一把線變身一朵花的神奇。(記者凱雷攝)

在長辛店老街,以長辛店工人俱樂部舊址為標誌的文化片區留住了文化底蘊,留住了一代老居民、老職工、老掌柜的鄉愁,搖身變為文化新地標,成為人們了解長辛店歷史和文化的一扇窗口。港生們一路走走停停,不停地拍照記錄,紛紛感慨老街經過保護和更新,也能變得更有魂、有記憶、有生命力。

「星動北京?未來之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的32名港生來到長辛店二七紀念館。(記者凱雷攝)

在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內,京漢鐵路黃河大橋紀念鐵碑及木模具是當時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國的歷史見證、巨幅油畫中「還我工友」的吶喊聲彷彿透過百年時光傳至耳邊,港生們凝視着一件件展品,深刻感受到歷史的沉重與真實,對「二七」精神產生的時代背景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責任編輯: 趙霁